核心期刊的前世今生與學術評價

2018-05-25

說明:本文發(fā)表在內刊《海事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原標題為《核心期刊、期刊方陣與學術評價》,雖然已過去多年了且引文比較陳舊,但其內容至今仍是有意義的。這次刪去部分內容后在這里再次“發(fā)表”,文題改為《核心期刊的前世今生與學術評價》。

 

摘?要:簡介核心期刊的由來、核心期刊的不同定義,認為核心期刊在具有學科性、集中性、代表性、動態(tài)性、相對性、累積性的同時還具有時滯性和非政府性;介紹專家鑒定法、載文量法、文摘法、引文法和影響因子法、累積百分比法、模糊數(shù)學法、流通率法(利用率法)、綜合分析法等核心期刊的確定方法;闡述核心期刊與學術評價的關系,認為應當剝離核心期刊力不能及的學術評價功能,杜絕“以刊代評論文”現(xiàn)象,在評價研究成果時應該根據本單位或評價項目的具體情況,請學科專家來評審其學術價值。

關鍵詞:核心期刊,學術評價,學術論文,影響因子

近年來,“核心期刊”(Core Journal)已成為學術界、期刊界、教育界普遍關注的“核心”問題,幾乎每次大規(guī)模的“核心期刊”遴選都會引起軒然大波,每年一度的津貼評定、職稱評審等都會使知識分子聚焦“核心期刊”。不少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管理、學位和職稱評定部門,往往以發(fā)表論文的刊物是否是“核心期刊”以及在核心期刊表中的位次為依據,對期刊及其發(fā)表的論文進行學術水平排序,判斷和評價期刊的學術質量和論文的學術水平。社會上對核心期刊頗為重視的同時,對核心期刊的真正含義、來龍去脈、測評方法,特別是效用功能,卻朦朦朧朧,甚至模糊不清。有的無限夸大其影響,有的完全否定其作用。[1]目前,有關各界對核心期刊評價工作眾說紛紜,有些贊成者誤將它當作標準使用,有些反對者對它全盤否定,這都是因為對核心期刊的作用認識不夠全面所引起的。如果不恰當?shù)財U大其作用,就會因其不堪重任而產生負面影響。[2]3有鑒于此,有必要對與其相關的一些問題予以明確。

1????核心期刊的由來

1934年,英國一圖書館文獻資料管理員布拉德福(Bradford)在統(tǒng)計“應用地球物理學”和“潤滑”兩個學科的載文量后,發(fā)現(xiàn)期刊論文呈現(xiàn)明顯的集中和分散現(xiàn)象,即:多數(shù)論文集中在少量核心期刊上,少數(shù)論文集中在大量的一般期刊上。對某一學科而言,如果將期刊按其刊載該學科論文的數(shù)量以遞減順序排列,都可以劃分出對該學科最有貢獻的核心區(qū)以及論文數(shù)量與之相等的相繼幾個區(qū),核心區(qū)與相繼各區(qū)的期刊數(shù)量成1∶a∶a2……的關系。后人將此規(guī)律稱為“布拉德福定律”。當時,他取分區(qū)數(shù)為3,得出a=5。以“應用地球物理學”為例,當時核心區(qū)有9種期刊,相關區(qū)有47種期刊,離散區(qū)有113種期刊。核心區(qū)內的期刊占總期刊數(shù)的3.2%,這少數(shù)信息量大、載文量多的期刊稱為核心期刊。對不同的學科,盡管a值各不相同,但其分布規(guī)律是相同的。

1967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報告指出:“從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重要文摘雜志中發(fā)現(xiàn)一條規(guī)律,它們所列出的或編成文摘的75%的論文,僅來自它們所收摘的全部期刊的10%。”這說明在對科學出版物進行組織加工時也存在一個核心區(qū),對應一組核心期刊。

1971年,美國費城科學情報研究所所長加菲爾德博士(Garfield,SCI創(chuàng)始人)在統(tǒng)計《科學引文索引》(即SCI)所收錄的2000余種期刊中的100萬篇參考文獻后發(fā)現(xiàn),24%的被引頻次高的文章出自25種期刊,50%的被引頻次高的文章出自152種期刊,其余的被引文章則散布在數(shù)量大得多的期刊中。這證明被引文章也有一個較為集中的核心區(qū)與廣為分散的相關區(qū)。加菲爾德在實踐中論證了布拉德福定律,同時開創(chuàng)了利用布拉德福定律確定核心期刊的先河。

所以,可以認為某學科的核心期刊是刊載該學科學術論文較多的、論文被引用較多的、受讀者重視的、能反映該學科當前研究狀態(tài)的、最為活躍的那些期刊。核心期刊是相對的、動態(tài)的,核心期刊表只是一種參考工具,不是標準。[3]1核心期刊是以學科或專業(yè)為基礎的,離開了學科或專業(yè),核心期刊也就無從談起,不同的學科或專業(yè)有不同的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的概念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傳入我國。當時,國外期刊價格猛漲,如何精選外刊,以便用最少的經費得到最大的文獻量,成了我國外刊采訪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于是開始對外文期刊進行評價研究,核心期刊概念和評價方法逐步從國外引入我國。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中文期刊數(shù)量激增和價格大幅上漲,中文期刊評價研究工作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1990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按文獻計量學的原理篩選出若干種核心期刊,并于1992年出版第1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簡稱《總覽》),從此出現(xiàn)了中國的“核心期刊”。[2]2其后,《總覽》每4年改版1次,分別于199、2000和2004年出版了第2、3和4版。據說,《總覽》新版將縮短間隔期,預計第5版將于2007年出版?!犊傆[》的出版引發(fā)了中國學術界、期刊界的震動,在“核心期刊”的使用問題上見仁見智、人言人殊。[4-5]

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導致期刊文獻數(shù)量的急劇增長,從而引發(fā)必須對期刊進行評價的社會需求。眾多研究證明,學科文獻的諸多屬性在期刊中的分布是有規(guī)律的,具有明顯的核心期刊效應,可以通過文獻計量統(tǒng)計的方法對期刊進行定量評價。定量評價與單純靠專家進行定性評價的方法相比,評價結果應更具客觀性和公正性,這一點在圖書情報界已經形成共識,定量評價成果也已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梢?,核心期刊評價理論和方法是科學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順應社會需要而產生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2]2

2????核心期刊的定義

核心期刊的研究在我國雖然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但關于核心期刊的定義至今尚無統(tǒng)一的認識,這與核心期刊的理論未健全、遴選方法不統(tǒng)一有關。多數(shù)核心期刊概念的使用者包括科研管理、人事管理人員,甚至一些期刊出版和文獻信息專業(yè)人員對其概念也很模糊。從核心期刊概念產生和發(fā)展的過程可以看出,核心期刊最初被用來揭示學科文獻數(shù)量在期刊中的分布規(guī)律,后來逐步發(fā)展到揭示學科文獻質量和學術影響力的分布規(guī)律。

《總覽》第1版(1992年)的定義:“核心期刊,指的是刊載與某一學科(或專業(yè))有關的信息較多、且水平較高,能夠反映該學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動態(tài),受到該專業(yè)讀者特別關注的那些期刊。”《總覽》第3版(2000年)修改為:“某學科(或專業(yè),或專題)的核心期刊,是指該學科所涉及的期刊中,刊載論文較多的(或信息量較大的),論文學術水平較高的,并能反映本學科最新成果及本學科前沿研究狀況和發(fā)展趨勢的,較受該學科讀者重視的期刊。”《總覽》第4版(2004年)又修改為:“某學科核心期刊是指發(fā)表該學科論文數(shù)量較多,文摘率、引文率、讀者利用率相對較高,在本學科學術水平較高、影響力較大的那些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2004年)(簡稱“要覽”)給出的定義是:“某學科(或領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發(fā)表該學科(或領域)論文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轉率和流通率)較高、學術影響較大的期刊?!?/p>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數(shù)字化期刊群期刊上網手冊》給出的定義是:“某學科核心期刊可以認為是刊載該學科學術論文較多的、論文被引用較多的、受讀者重視的、能反映該學科當前研究狀態(tài)的、最為活躍的那些期刊?!?/p>

還有人將核心期刊定義為“刊載某學科文獻密度大,文摘率、引文率及利用率相對較高,代表該學科現(xiàn)有水平和發(fā)展方向的期刊?!盵4]

本文在談到學科時均包括專業(yè)或領域。

3????核心期刊的特點

核心期刊具有如下特點:[3]8,[6]26

(1)學科性。學科性是指核心期刊總是與學科聯(lián)系在一起的,有范圍才有核心。核心期刊是在學科文獻的范圍內產生的。由于學科之間的交叉滲透,一個學科的核心期刊中也常包括一定數(shù)量的交叉學科期刊。正是由于核心期刊具有學科性,在期刊評價時,學科的劃分對評價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學科劃分過粗,小學科學術性強的期刊會被淹沒;學科劃分過細,小學科的一般性期刊就會進入核心區(qū)。劃分學科時要考慮多種因素,如學科體系的科學劃分、學科的期刊數(shù)量、期刊的性質等。學科類目劃分既不能太粗、又不能太細,要包含一定數(shù)量的學科期刊群,以保證核心期刊表的合理性和準確性。因此,學科體系的劃分是影響期刊能否成為核心期刊的重要因素之一。離開學科而籠統(tǒng)地談核心期刊是無意義的,不同學科的期刊是否是核心期刊是沒有可比性的。

(2)集中性。集中性是指某一學科核心期刊中能夠集中該學科的大部分高質量文獻,能夠匯集該學科當前研究發(fā)展的方向和水平的文獻,學科信息密度大,集中程度高。自然科學文獻的集中效應比較好,社會科學文獻的集中效應比較差;引文指標的集中效應比較好,核心區(qū)期刊包含的文獻數(shù)量一般可以達到80%~90%,載文和文摘指標相對較差,有的只包含30%~40%的文獻量。

(3)代表性。代表性是指核心期刊上發(fā)表的論文大都代表著該學科的前沿水平和發(fā)展方向,追蹤研究這些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就能站在學科發(fā)展的前沿,跟上學科發(fā)展的步伐。該特性是確定核心期刊的重要因素。核心期刊的數(shù)量要盡可能少,但所包含的該學科的文獻量要盡可能地多,這是核心期刊最基本的特點,也是核心期刊研究的初衷所在。

(4)動態(tài)性。核心期刊不是固定不變的,是動態(tài)變化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學科學術隊伍與科研經費的變化以及期刊社內部管理的變化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反映和記錄科學技術活動和成果的學術期刊也在發(fā)展變化,表現(xiàn)為期刊自身質量水平可能產生波動。因此,需要對核心期刊定期重新篩選、修訂和補充。目前,《總覽》每4年修訂1次,《要覽》每5年修訂1次,中國科學技術信息技術研究所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每年更新1次。

(5)相對性。核心和非核心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不僅來源期刊在變化,不同評價指標、不同時期、不同的評價者,測評的結果也不相同,不排除某些重要的期刊可能會被遺漏。由于統(tǒng)計工具存在的問題和篩選方法存在的缺陷,即使經過綜合篩選,其結果也不會完全理想。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不同的評價指標得到的核心期刊表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評價者(如北京大學圖書館)其所用的定義、方法和指標也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定量分析結果如經過專家定性評審,糾正偏差和不足,會更符合客觀實際。事實上,有的采用在定量評價的基礎上再請專家進行定性評審(如《總覽》),有的則完全是定量評價的結果而沒有進行任何人為干預(如《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而且,即使是同一評價者給出的核心期刊表,其核心期刊的數(shù)量也時多時少,如《總覽》各版列出的核心期刊數(shù)變動如下:1992年第1版2 174個,1996年第2版1596個,2000年第3版1 571個,2004年第4版1798個。不管采用何種方法確定的核心期刊以及核心期刊的數(shù)量或比例多少,其分界是模糊的,沒有客觀標準??梢姡诵钠诳淼臄?shù)量和排序都是相對的,核心期刊與非核心期刊只是一個相對概念。

(6)累積性。一般來講,統(tǒng)計數(shù)據包含期刊的面應該盡量寬,統(tǒng)計的樣本要大,統(tǒng)計數(shù)據才有意義。有的期刊會在某一段時間側重發(fā)表某一方面的文章,只有在較長時間的統(tǒng)計基礎上才能得到比較客觀的數(shù)據,才能真實全面地反映期刊的情況。例如,核心期刊評選中所選用的最重要的指標“影響因子”,美國ISI近年就給出15年和20年影響因子。所以說,核心期刊具有累積效應。

(7)時滯性。時滯性是指核心期刊表出版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時間滯后。一方面,核心期刊的評價指標統(tǒng)計源數(shù)據庫時間滯后,特別是引文數(shù)據,一般都要滯后1年甚至更長;另一方面,核心期刊評價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評價核心期刊的指標很多,或者說影響核心期刊評價的因素很多,要進行多指標的數(shù)據采集、數(shù)據整理、定量評價、定性評審、編輯出版等多道工序,要獲得高質量的評價結果并非易事,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即使是最新的指標,其本身也是有時滯的,其反映的也是前一段時間發(fā)表論文在統(tǒng)計當年的情況,如“影響因子”(見其定義)?!犊傆[》每4年出版更新1次,其出版時間比數(shù)據統(tǒng)計時間大約滯后2.5年。

(8)非政府性。非政府性是指核心期刊均不是由政府機構來確定的,且未得到政府機構的認定。新聞出版總署作為我國期刊出版管理的政府主管部門從未參加過與核心期刊認定相關的任何活動。

我國與核心期刊測評有關的主要數(shù)據庫及其負責機構分別是: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期刊研究會編制《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每4年一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情報方法研究中心)依據《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shù)據庫》編制《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每年一版);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和萬方數(shù)據股份有限公司聯(lián)合組成的期刊上網組編制《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與分析》和《中國期刊引證研究報告》(每2年一版);清華大學、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和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依據《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shù)據庫》編制《中國學術期刊綜合引證報告》(每年一版);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依據《中國科學引文數(shù)據庫》編制《中國科學計量指標:論文與引文統(tǒng)計》(每年一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依據《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shù)據庫》編制《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要覽》(每5年一版);中國人文社科學報學會編制《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概覽》(僅2003年出版了一期);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和香港科技大學編制《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和《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計量指標——論文、引文與期刊引用統(tǒng)計》(每年一版)。這些數(shù)據庫及其期刊評價活動雖各自分別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科技部、教育部等的項目資助,但目前還只能說是項目成果,都是民間的。

國外著名的《科學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簡稱SCI)由美國費城一所民間文獻機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 of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為科技人員方便尋找文獻而編制。[7]SCI以其綜合、強大而獨特的檢索機制備受世人關注,通過該系統(tǒng)不僅能檢索出一個國家(地區(qū))、機構、個人文獻的發(fā)表情況,還可直接檢索某一篇文章發(fā)表以來被引用的情況。[8]3ISI是美國湯姆遜集團下屬的商業(yè)性研究機構,專門生產科技文獻數(shù)據庫產品,除了SCI外,其他主要產品還有:《科技會議錄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Proceedings,ISTP)、《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JCR)和《即期目錄》(Current Contents,CC)。[9]《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簡稱EI)由位于美國紐約的一家營利性機構Elsevier工程信息公司(Elsevier EngineeringInformation Inc.)編制。

4????核心期刊的主要確定方法

確定核心期刊是一項工作量巨大而又十分復雜的工作,要根據其用途、服務對象,考慮影響確定核心期刊的各種因素,在全面分析的基礎上慎重確定。應該注意到,不同的機構和部門由于其自身業(yè)務要求不同,所確定的核心期刊名單不盡相同。

確定核心期刊的方法[3]48,[10-11]主要有:

4.1??專家鑒定法

傳統(tǒng)的專家鑒定法仍是不可或缺的方法,因為學科專家在自己熟悉的學科領域內最了解哪些期刊具有代表性,經常閱讀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的期刊,具有評價期刊的實際條件??梢哉垖<姨岢雒麊?,并在此基礎上請專家對有關學科期刊進行投票,根據得票多少以遞減順序列表選取核心期刊。

4.2??載文量法

即通過載文量進行評價的方法,包括絕對載文量法和相對載文量法。基本方法是:將期刊按照載文量由小到大排序,然后分成幾個區(qū),每一區(qū)的載文量相等,排在第1區(qū)的就是核心期刊。該法因此又稱區(qū)域法。

絕對載文量法是根據期刊某年被數(shù)據庫收錄論文的絕對數(shù)進行評價的方法。其缺陷是:單純強調論文數(shù)量、不考慮論文內在質量而不能反映期刊的質量;忽視刊載論文較少的但卻是對口的小型期刊。

相對載文量法是期刊某年被數(shù)據庫收錄的論文數(shù)占同年該數(shù)據庫收錄同一學科各期刊論文總數(shù)的比重進行評價的方法。其缺陷同樣是忽視論文質量。

4.3??文摘法

即通過統(tǒng)計期刊所刊登論文被文摘期刊摘錄的數(shù)量和被摘率進行評價的方法。被摘量是某年期刊所刊登論文被文摘期刊摘錄的數(shù)量;被摘率是某年期刊所登論文被文摘期刊摘錄的數(shù)量占該刊全部載文量的比重?;痉椒ㄊ牵哼x擇比較著名的、權威的文摘期刊,確定文摘期刊的使用年代和統(tǒng)計期限,統(tǒng)計期刊的被摘量和被摘率,按期刊被摘量和被摘率以遞減順序排列,截取被摘量和被摘率高的適量期刊定為該學科的核心期刊。此法簡單易行。其缺陷是:選題范圍廣、載文量大的期刊被摘量大,進入核心期刊的可能性就大,而載文量少但質量高的期刊往往可能被排斥在外;文摘期刊編輯者的偏好可能影響文摘的準確率,進而影響核心期刊的準確性。

4.4??引文法和影響因子法

引文法即根據期刊被引用的情況(總被引頻次)來確定核心期刊的方法。一種期刊被引用的次數(shù)越多越高,一般來說表明其質量越高。基本方法是:確定某學科期刊名單及使用年代與期限,逐期統(tǒng)計每篇論文所列參考文獻的出處,統(tǒng)計參考文獻中每種期刊被引用的總頻次,以遞減順序排列,截取總被引頻次高的期刊定為核心期刊。

引文法是一種客觀、方便的評價方法,較好地反映了論文的質量,是確定核心期刊的基本方法之一。其缺陷是論文是否被引用及引用次數(shù)的多少會受許多因素(如期刊的可獲得性、易用性、被引者的名望地位以及偽引、非正常自引、批判性引用等)的影響;不同學科論文的引用情況有很大的差異。引文法排斥小型刊物、出版周期長的刊物以及理論性弱而實踐性強的刊物,因此應用引文法確定核心期刊要謹慎,避免出現(xiàn)失當甚至是荒謬的結論。

為克服引文法的缺陷,可以采用影響因子法,即根據期刊的平均被引率來確定核心期刊的方法。影響因子的計算公式是:

期刊的影響因子=

(該刊前n年發(fā)表論文在統(tǒng)計當年被引用的總次數(shù)/該刊前n年發(fā)表論文的總數(shù))

通常,期刊的影響因子越大,其學術影響力也越大。影響因子同樣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須注意的是,不同的數(shù)據庫(源期刊)得出的某一期刊的影響因子是不同的,也就是說,同一期刊可能有多個影響因子。常用的n為2年。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就是依據《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源期刊》中我國各科技期刊的總被引頻次和影響因子編制《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總排名和學科排名的。

4.5??累積百分比法

即依據某學科論文在本學科期刊刊載的比例來確定核心期刊?;痉椒ㄊ牵喊雅c某學科相關的所有期刊按其在某一時間段內的相關論文載文量從大到小排序,然后根據需要確定累積百分比(一般定為80%),按照排序情況計算出累積載文量和總載文量,累積載文量達到總載文量80%的最前列期刊確定為該學科的核心期刊。此法工作量大。其缺陷是以載文的絕對數(shù)量為出發(fā)點,忽視論文的質量。

4.6??模糊數(shù)學法

即應用模糊數(shù)學綜合評價法確定核心期刊?;痉椒ㄊ牵簶嫿ㄔ冀y(tǒng)計數(shù)據矩陣,進行隸屬度換算得到評價矩陣,通過專家評議確定各指標權重,構造權重向量,對評價矩陣作加權平均,最后將期刊按隸屬度降序排列,得出核心期刊。

4.7??流通率法(利用率法)

按照布拉德福定律,核心期刊的利用率應該高于非核心期刊。質量高的期刊一定會受到讀者的重視,其流通率也會高。基本方法是:對圖書館館藏期刊在一定時間內的出借次數(shù)、閱覽次數(shù)、復制量及外借互借記錄進行統(tǒng)計分析,流通率高的即確定為核心期刊。應注意應用此法的局限性,由于圖書館訂閱期刊的基礎種數(shù)不同以及受讀者借閱期刊語種、時間的限制,期刊的流通率與期刊的價值或影響之間并不一定成絕對正比,尤其是對知識普及性的專業(yè)期刊與專業(yè)性強、學術價值高的理論刊物,都用流通率來衡量往往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質,只能作為確定圖書館收藏期刊的參考,不能作為確定全學科核心期刊的依據。由于此法以期刊的實際使用情況為依據來確定核心期刊,較受圖書情報界的重視。

4.8??綜合分析法

上述各種確定核心期刊的方法是從不同角度對期刊進行評價的,各有利弊,為避免由于使用單一評價法造成的偏差將多種方法同時運用,取長補短,綜合判斷確定核心期刊,以求得比較科學、正確的結果。一般是將各種方法篩選的結果加權計算,加權值達到一定數(shù)值標準的可確定為核心期刊,然后再請專家進行定性修正。

需要說明的是,由于多個期刊評價數(shù)據庫的逐步完善,用于期刊評價的各種數(shù)據已經比較容易取得了。

5????核心期刊與學術評價的關系

根據上面的介紹,從布拉德福提出核心期刊概念的本意可知,核心期刊的選定標準一般是“載文量多”、“收錄量大”和“被引次數(shù)多”,某刊是否是某學科的核心期刊,主要在于它是否相對集中刊登該學科的論文而成為該學科的主要文獻信息源,是對該學科論文分布規(guī)律的揭示,并不能直接作為期刊學術質量和論文學術水平的評價標準。[3]97,[12]核心期刊不等于刊載優(yōu)秀論文的學術期刊,它主要是用來供圖書館采購、收藏、導讀時作參考的,而不是用來評價學術論文水平的,也不具備這一功能。核心期刊概念在歐美的運用均遵循了這一精神。

核心期刊概念在引入我國之初也是符合布拉德福的精神的,后來逐漸發(fā)展使其原始功能逐步退化,評價功能漸趨突出,而這種評價功能并非應用在評價期刊本身上,而是誤用在學術評價上,把核心期刊等同于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核心期刊真正成為人們追逐的“核心”,一些科研、學位管理和人事管理部門將是否刊載在核心期刊上作為衡量論文質量高低和學術水平的標準,并作為津貼評定、職稱評審、學位授予、論文評獎、期刊評價的必要條件,演變成一種學術評價尺度,與論文作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連,使一項文獻計量學的科研成果承擔它不應承擔的任務。這種無限夸大核心期刊作用的做法,不僅背離核心期刊的初衷,更嚴重的是造成學術浮躁現(xiàn)象,從而引起我國學術評價體系一定的混亂。應當剝離核心期刊力不能及的學術評價功能,杜絕“以刊代評論文”的現(xiàn)象。[3]98

正如《總覽》在其開篇的“中文核心期刊評價研究報告”明確指出的那樣,“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核心期刊只是一種相對的統(tǒng)計概念,核心期刊表只能起參考作用,不能起標準作用。如果將核心期刊表作為衡量論文水平的絕對標準來用,就可能發(fā)生謬誤,因為從個體的角度看,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學術水平都高,非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學術水平都低。因此,在評價研究成果時,還應該根據本單位或評價項目的具體情況,請學科專家來評審論文本身的學術價值?!盵2]4

 

參考文獻:

[1] 曾建勛. 編者按. 核心期刊與期刊評價文選.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萬方數(shù)據股份有限公司期刊上網組. 2002.

[2] 北京大學圖書館,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委員會.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

[3] 曾建勛. 核心期刊導引.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萬方數(shù)據股份有限公司期刊上網組. 2005.

[4] 王振鐸. 質疑核心期刊論. 出版廣角,2000(12):19-21.

[5] 張林祥. 學術期刊的評價與“核心期刊”——與王振鐸先生商榷. 出版廣角,2001(9):15-18.

[6]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萬方數(shù)據股份有限公司期刊上網組. 中國數(shù)字化期刊群期刊上網手冊.

[7] 蔡睿賢. 誰來決定中國基礎研究方向. 科學時報,2001-06-01.

[8]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2004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tǒng)計與分析.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6.

[9] 張玉華. 美國科學情報所(SCI)考察略述. 中國科技期刊研究,1997(1):12-15.

[10] 林薇,朱志偉. 核心期刊的測定方法及意義. 福建圖書館學刊,1990(3):37-39.

[11] 王崇仁. 確定科技核心期刊的探討. 黑龍江圖書館,1990(1):40-41.

[12] 徐興余. 關于核心期刊的評價效用問題. 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0(4):95-97.

寶寶起名

本站所有相關知識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之用,部分來源于互聯(lián)網,其版權均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如無意侵犯您的權利,請與小編聯(lián)系,我們將會在第一時間核實并給予反饋。
相關期刊推薦
考試周刊

考試周刊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建筑技術開發(fā)

建筑技術開發(fā)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機械管理開發(fā)

機械管理開發(fā)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吉林畜牧獸醫(yī)

吉林畜牧獸醫(yī)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電力系統(tǒng)裝備

電力系統(tǒng)裝備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新材料新裝飾

新材料新裝飾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財經界

財經界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新智慧

新智慧

合作期刊 - 國家級期刊

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

企業(yè)科技與發(fā)展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

高教學刊

高教學刊

合作期刊 - 省級期刊